中醫的觀點認為,產婦在經歷生產時出血與體力耗損後,處於「血不足,氣亦虛」的狀態,約需 6~8 週的時間才能恢復到孕前的生理狀態,這段期間就是坐月子,若時間許可的狀況下,建議最好能做滿兩個月,才能讓身體有充分的時間恢復元氣。現代媽媽坐月子,建議可從〝五養〞來著手準備與安排,幫助產後媽媽較快回復身體機能。
均衡飲食 膳食調養
一、攝取營養,首重均衡飲食。以往因物資缺乏,月子餐食多屬高熱量、高蛋白質、高油脂。現代人多數飲食不虞匱乏,不建議照單全收。首重均衡飲食指的是:每天吃進的食物,須含有全穀根莖類、蛋白質(魚肉豆蛋)、蔬菜、水果、奶類及奶製品、油脂等六大類,不需多量、過量,也不可偏食,食物一定要煮熟、溫熱食用,不吃生菜。此外,月子期間烹調應不油膩、不過鹹,除非有腎臟疾病,否則產婦並不需要特別限制鹽、水的攝取。
二、膳食調養。所謂「藥食同源」,坐月子的膳食調養多用溫補類藥材搭配食物,烹調燉煮成可幫助補身的佳餚湯品,是專為幫助產婦身體恢復而設計,產婦不是病人,若一般產婦身體沒有異常,均可食用。中醫重視體內陰陽寒熱虛實的平衡,產後孕婦身體處於虛寒狀態,應忌吃生冷、寒涼食物,避免“體虛更虛”。烤、炸、辣、刺激燥熱食物也不可吃。
產後調理可分四階段:產後第一週,幫助子宮收縮,排除惡露。此時期食物以清淡為主,產後7天內傷口未完全癒合,禁麻油或酒煮的食物。產後第二週,幫助子宮恢復機能,溫和補養氣血。產後第三週,賀爾蒙分泌漸漸回復以往,幫助滋補強身、調節生理機能。產後第四週,氣血雙補,幫助身體回復機能、調整體質。
養身養心 健康調理
三、健康保養。注意會陰部衛生照顧,避免感染。定時排便。現代衛生條件佳,產婦可以洗頭,但應注意保暖。可用含有乾薑、大風草、白鶴靈芝等數種天然本草之沐浴包,以溫熱水淋浴,浴室中擦乾身體,熱風吹乾頭髮,避免濕髮吹到風,以免日後吹到風就會頭痛。 不宜冷水洗手,不可吹風,冷氣與風扇須避免直接對著身體吹。
四、休息休養。坐月子時不建議長時間閱讀書報或看電視,光線要充足,睡眠和休息要足夠。少勞動、少爬樓梯、禁盤坐與蹲姿、少彎腰、不要彎腰抱物,不宜搬重、提重,以免日後容易發生子宮下垂或腰痠問題。居住環境應整潔衛生,提前做好清潔工作。室內應注意溫濕度,溫度25~28℃,濕度55%~65%。要注意通風,不要在居室內吸菸。避免過多親友探望或過多人來回走動,影響媽媽的休息。
五、情緒修養。情緒應保持平和,不大喜大悲,不過度哭泣。不看悲傷、火暴或情緒激烈的東西。強化與親人溝通,新好爸爸或親友適時分擔照顧寶寶,共同經歷角色轉換。應有壓力紓解的方式或管道,讓壓力成為成長助力。
坐月子是要讓產後身體機能達到復原,在這時期調理的效率,會勝過人生的其他時期。把握「產後6個月」的調理體質黃金期,調理自身體質,促進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,才足以面對升格為媽媽之後的各項問題,並且能為下一次的生產做好準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