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後常見生理症狀(下篇)- 尿失禁

小編碎碎唸~

產後媽咪常見的不舒服症狀有下背痛與尿失禁,分享雜誌採訪雙和醫院副院長暨婦產部主治醫師賴鴻政的文章,給孕媽咪和產後媽咪們參考。

產後常見生理症狀- 下背痛、尿失禁

作者:文/ 郭盈秀;採訪諮詢/ 雙和醫院副院長暨婦產部主治醫師賴鴻政

Part 2:尿失禁

漏尿?檢視可能原因

顧名思義,尿失禁就是指「無法用自我意識去控制尿液流出」的狀況,「漏尿」就是最顯而易見的徵狀。賴鴻政醫師表示,以尿失禁的比例來看,女性比男性高一些,主要跟骨盆底部的結構與懷孕的生理變化有關;整體而言,則不外乎肌力減弱與腹壓增加的原因。

1.肌力較弱

簡單來說,骨盆相關部位肌肉鬆弛或斷裂,造成支撐力變差,進而難承受較大的腹壓,連帶影響到泌尿道等處的控制功能,促使無法自由掌控排尿的狀況發生。這被稱為「應力性尿失禁」,常見於老年人、肥胖者和產後女性。

隨著年齡增長,身體機能將慢慢走下坡,肌力也是,因此老化者可能會漏尿;身體肥胖者、產後女性等,也會因自身長期的生理變化,而導致骨盆肌肉鬆弛的症狀,造成尿失禁發生。

2.慢性症狀

部分的尿失禁患者回溯原因,會發現自身可能有長時間咳嗽、便祕、打噴嚏等徵狀。由於每一次的狀況,都會對骨盆底部的膀胱等部位造成壓迫,使腹壓變大。長期下來,可能會有漏尿的情況。

另外,比較特殊的狀況是因為藥物、神經受損、感染症狀(如尿路發炎、結石)所導致,可能會有頻尿、漏尿、尿液已滿但無感覺等徵狀。

3.懷孕過程

這是產後女性發生尿失禁的主要原因。賴鴻政醫師說明,隨著邁入懷孕中後期,子宮愈來愈沉重,進而會對泌尿道相關部位產生壓力,再加上體內鬆弛素的分泌,本來就會促使肌肉、韌帶等變鬆。在這些加總狀況下,一旦膀胱長期承受腹壓,支撐力將愈來愈差,原本可能只是頻尿,之後漏尿的機率,也可能會因此提高。此外,他補充,倘若產婦的產程時間過久,對骨盆腔的壓迫過長,產後發生尿失禁的機率也會較大。

產後婦女也應特別留意「骨盆鬆弛症候群」,即骨盆腔器官失去支持,如子宮或直腸脫垂等等。造成原因很多,但其中之一就可能是尿失禁,不可不慎。

4.生活習慣

某些不良的習慣,或是會增加腹壓的行為,持續一段時間,也可能會導致尿失禁的狀況。前者如長期憋尿,導致膀胱功能失調,而無法自主控制排尿;後者如跑步、跳躍、下樓梯、抬或舉重物、大笑等,都會對下腹部產生壓力,如果再加上肌力不足,就可能會尿失禁。 

運動:預防&治療的良方

綜合前面所述可能原因,賴鴻政醫師表示,「骨盆腔肌肉的鬆弛,的確會影響而造成尿失禁;但尿失禁的原因,卻不一定是肌肉鬆弛所導致」。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的媽咪,都可能會有尿失禁的問題,剖腹生產並不能杜絕產後尿失禁的發生。

無論是想要預防或改善尿失禁,賴鴻政醫師建議,「運動」可說是最好的方式。雖然必要時,「手術」對產後媽咪來說,是快速解決症狀的好方法;但侵入性的方式,終究是不得已的狀況下所採取的手段,但如果能從懷孕開始,一直到產後,學得如何鍛鍊骨盆腔肌肉強度與彈性,就能減少失禁的機率。

凱格爾運動,強化深層肌肉

一般情況下,漏尿、頻尿的情形,會在產後半年左右,慢慢回復原本可控制自如的程度;如果仍持續,就得趕緊進行相關評估。賴鴻政醫師建議,無論是否有狀況,等產後身體稍有恢復(剖腹產婦可等傷口好一點再進行,大約六至八週左右),就可以開始運動,不要拖得太久才開始,及早訓練,並逐漸加強運動的頻率與強度,不適感也較不會加重,恢復也比較快。

其中「凱格爾運動」就是預防尿失禁的最好方法,能幫助產後媽咪自主訓練,逐漸學會控制和強化深層肌肉。由於骨盆底肌肉收縮的感覺較難體會,他建議「可透過產後內診檢查時,了解此處用力的感覺和方式」,回家再勤加練習;通常每天兩次、每次十分鐘,數週後,疑似尿失禁的狀況會獲得改善。

 

產後常見生理症狀- 下背痛,請至上篇。

原文刊載於:媽媽寶寶雜誌326期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美多麗月子藥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